close

推動ICF制度, 攸關一百萬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的未來,
這真得壓力很大, 靠得是一群社福菁英盯緊政府運作。

國際功能失能與健康分類系統,簡稱ICF

重點在活動參與及社會環境的考量,

ICF是ㄧ個評估的工具,但並非是用來鑑定,

是透過ㄧ連串的編碼,來說明一個人的狀態。


有人發言問說

「對智能障礙者來說,

障礙情況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為何要五年重新鑑定」。


ICF的 概念之下,障礙是ㄧ個動態的表現,或許就身體功能來說,

智能障礙的智能或許是不變的,但不代表智能障礙者沒有能力去做,

或許環境的改變,或許有輔具他就能 力去完成,

所以並非是「永遠不會變」。


某人曾發言問說:

「曾經聽某位自閉症家長告之,某家醫院醫生告訴家長,

未來沒有身心障礙手冊,以後孩子可能也會甚麼 福利都沒有」,

醫生的說法使得家長開始恐慌。


講師說明,自閉症的認定確實有些模糊,在國外也是有如此情況,

但並非所有福利或服務會消失,只是在編碼上界定的位置定訂在哪裡。


擁有編碼的人並非都是身心障礙者,只是從編碼上看出狀態。

面對未來推展ICF,我歸納以下幾點,可能會面臨的挑戰:

一、就醫療人員而言,焦點不是疾病,而是功能,

功能和障礙是與環境互動下的結果,

擁有編碼的人並非都是身心障礙者,

只是從編碼上看出狀態。


二、對社工人員而言,

要以障礙者的希望作為個人的中心計畫,

障礙者共同參 與需求鑑定。

 ICF視個人執行功能的程度,

同時也考量情境對個人功能表現的影響。

  

三、對社福機構而言,「以障礙者為主體」的服務,

挑戰是服務提供者如何給予足夠且適度的支持,

機構服務模式將會改變。


四、對身心障礙者而言,我的服務與補助是否就沒了?

要促進身心障礙者能融入社會,

透過多元化服務促使他們能獨立自主的生活,

並非永遠依賴補助或救助,

故身心障礙的觀念也要改變,

要積極爭取與落實參與和機會平等的權益。


五、對社會大眾而言

障礙者是「處於障礙情境」的公民,

這群處於障礙情境的公民,

有權利參與社會大眾所能參與的,

所以在環境或態度所提供的支持元素是愈來愈重要。

 

       ICF是在描述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與社會環境間的關係,

面對未來,無論制度、觀念、態度都會面臨改變及挑戰,

不僅是在長久以來的保護照顧或社會覺察,

如何給予足夠且適度的支持,

以利障礙者可以在更獨立╱半獨立╱積極的行動協助之下,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將會是更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