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孩子的注意力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十個家長有九個會常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注意力發展都遵循了一些原則,

但是,每個孩子 注意力的特色與問題,可能並不太一樣。

雖然本篇短文的主旨是企圖解釋一些相關現象,

卻難免因篇幅有限及個人角度而發生遺漏或偏頗,

僅希望能由專業知識的角度,

提倡一點有益於孩子本身利益的觀念,以供參考。

以下,就兒童注意力發展的基本特色先加以說明:

    第一:注意力是人類長久演化以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要展現良好的注意力,幾乎與大腦神經系統的每個重要部門都有關係。

所以,很多神經系統的疾病或多或少都可能產生注意力調控不理想的狀態。

    第二:注意力的調控基本上是一大組神經系統的成功的相互配合,

所以,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與成熟的速度決定了兒童注意力的表現。

在此,正常運作指的是和一般人類小孩所擁有的基因所決定的神經功能相比較。

    第三:注意力的調控,與動機強弱息息相關。

年紀愈小的孩子,愈沒有辦法去應付身體中原始的生物性動機

(例如:飢餓、衝動、情緒暴漲、反射動作、、等等),

也愈沒有辦法追尋社會性動機

(像是:保持清潔、作事情完整、坐好不要動、為將來著想、、等等)。

孩子主觀上覺得有趣味的事情,是他動機最強的部分,

也最能 展現注意力調控的能力。

    第四:幼小兒童沒辦法統整腦子中許許多多的神經細胞的消息,

因此,常有些功能不足是因為發展尚未完成。

像是胼胝體,一般要等到大約五歲以後才有很好的左右 腦的溝通功能,

在這之前,孩子可能說的與做的不太一致,

也可能說(說給自己聽)要這麼做,

但是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就做好了。

又像是,胼胝體旁邊的扣帶回與一 個人能正確選擇行為反應、

抑制不需要的刺激與反應、安排反應的順序等都有關連,

如果這部位所傳送的神經消息尚無法與其他神經消息絕緣,

就可能產生父母師長 口中

『規矩不佳』、『失控』、或『生番』的小朋友。

    因此,觀察或評估兒童注意力功能,千萬要分析其發展的程度,

是不是走在正常發展的軌道,

不要一味怪罪教養問題、動機不強、或者是不合作。

如果走在不正常的發展軌道上,

就應逐步分析其注意力調控的主要困難何在,

再作進一步的介入計畫。

注意力調控的功能,簡單來分,可以有下列四個方面:

    其一:控制知覺進入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覺與不自覺地選擇環境的刺激進入腦中的能力,

如果選擇的功能正常,

則孩子會看到、聽到、觸接到和一般人一樣的訊 息。

出差錯的狀態有許多種,

像是:有些孩子過了入學年齡,還只偏重輪廓知覺或細瑣的知覺,

無法隨自己的意思在整體與細節中轉換,選擇應該重視的部分;

有些 孩子無法全面性、完整性地搜索視覺訊息,

只看到局部或某一邊。

    其二:選擇行為反應:

每個人的腦子中隨時有極多的神經消息在傳遞,

有許多意念在飛轉,可做出許多不同的行為反應。

在這方面,所謂的注意力調控是,

腦子成功 地促使肌肉系統做出當時最切當的反應,

這反應可以是別人要求做的、或小孩自己希望作的。

而注意力控制失敗,就可能做出當時不該做的反應,

像是:

不該按按鍵 時卻按了,不該踩油門時卻踩了,

如果問他知不知道反應錯了,他又說知道。

這功能大部分依賴大腦額葉系統的正常發展與成熟,

傳統被診斷成衝動型注意力缺損的 兒童、

或腦部受傷以後的行為失控,即是這方面功能有障礙。

    其三:注意力的資源問題:

先用供電的問題來做比喻,

一部發電機如果能發較多的電,

就可以同時供好幾部機器使用,

可以完成較多的功能。

因為這也是源於神經系統與神經傳導物質的成熟,

所以孩童年齡越大,資源越多,

一般相信,會發展到青少年末期和少成年期。

一個孩子可能因為神經系統的限制導致注意力資源不足,

也可能只是短時間的現階段的腦部能量不足(因為飢餓或疲倦),

而無法做出其他孩子可以完成的工作。

    值得提醒的是,

就像耗電的機種往往是功能不佳的機種一樣,

孩子應付不熟悉或複雜度高的事物時,

既表現不佳、耗損的注意力資源也較多,

將是惡循環似的,又使 功能愈差。

所以,知覺選擇功能不佳、或反應控制不佳的孩子,

做同一件事時往往要比其他小孩耗損更多注意力資源,

不耐煩、發脾氣自然常見。

而且,情緒高昇的時候也會耗損注意力資源,

所以緊張、生氣、太興奮、壓力大,都造成注意力資源變少,

而不足以表現出平常時候可以做到的知覺選擇與反應選擇的功能。

千萬不要 低估注意力功能不佳的孩子的挫折感。

    此外,越熟練的功能就越自動化,也就越省注意力資源,

但是,越自動化,在特殊情境下,

也越無法隨個人與情境的需求改變反應,

這是訓練孩子時的兩難困境。

    其四:注意力的持續問題。

人類對沒有變化的同一件事,可以持續的時間長度都是一樣頗為短的。

要不有新的刺激進來,要不在腦中不斷產生新的神經活動,

否則是 持續不下去的。

個體有『興趣』時,

可能就是『與舊有的經驗產生關連』的時候、

或『對舊刺激有發生新的觀點』的時候,

就可以維持充分的注意力。個體有『意志 力』,

可能就是不斷在腦中『激發刺激』來提醒自己,也同樣可以持續。

兒童可以引動的舊經驗較少,

意志力又是學齡期才逐步成熟的,當然持續力較差。

最後,持 續不了,也有可能注意力資源用光了。

    總之,注意力是學習的基礎,

父母如果懷疑孩子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時,

應注意區辨其類型,以提供專業人員作診斷或復健的參考。

日常生活中,

適當的營養與熱能 的補給、足夠的睡眠與休息是最基礎的,

而多利用孩子已經呈現的動機與興趣,觀察孩子的資源量,

少激起情緒反應,教他利用口訣去協助注意力調控,

都是帶好心 肝寶貝的不二法門。

高醫心理系 郭乃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lin836920 的頭像
    kolin836920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