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學症的輔導策略(摘要)
強迫拒學症的孩子去上學通常只會得到更強烈的反抗,
所以當孩子出現拒學問題時,
父母首先要帶孩子去一般診所做檢查,
如果確定沒有生理方面的不適,
再帶到精神科或心理衛生科去作鑑定,
由家長、老師與專業心理諮商人員共同配合,
找出孩子拒學的真正原因,
以協助孩子盡早返校就讀為目標,
並且配合適當的輔導策略,以漸進式的方法進行。
Kearney、Silverman將拒學行為的原因
依功能模式分成四種類型,
並且發展出每一種功能類型的輔導策略,
以下就此四種輔導策略做說明舉例,
另外也補充一些建議,
讓家長與老師在協助拒學學生返校時作為參考:
一、系統減敏感法、漸進暴露法
如果學生的拒學行為是為了逃避和學校有關
會引起負面情緒的情境或對象(例如:考試、教室、老師),
則可以用系統減敏感法、漸進暴露法等輔導策略。
主要是以漸進的方式削弱學生對上學的恐懼,
並增強上學動機。
先讓兒童憑想像或根據經驗,
列出引起自己焦慮的情形,
並定出嚴重層次,接著一方面教導他放鬆情緒,
另一方面將引起焦慮的情形逐漸增加,
讓兒童在放鬆的情形下,慢慢能夠接受原來引起焦慮的情境。
家長在實施此種策略時,可將到校的行為細目化,
形成不同的行為階序(張郁芬,2000),
例如:一開始家長和兒童都在車內,
而車子停在學校大門外,接著車子移到學校裡的停車場,
然後是教室旁邊,最後將車內的冷氣關掉,
讓兒童願意走進教室上課。
二、示範學習、角色扮演、認知重建
如果學生的拒學行為是為了逃避厭惡的社會或評價情境
(例如:考試、口頭報告、和同儕互動),
則可以用示範學習、角色扮演、認知重建等輔導策略。
以示範學習、角色扮演來說,
家長或老師可以設計幾個孩子所厭惡的情境,
並示範給孩子看在這些情境下與同儕互動的正確方式為何,
接著讓他和同儕或手足做練習。
而認知重建是要改善孩子不正確的思考邏輯,
並讓他在學習在環境中做適當的行為反應,
例如孩子如果是因為不想考試而逃避上學,
那麼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不想考試的原因,
接著以引導、駁斥或者實際驗證的方式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也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改善現狀的辦法,
並訂定契約要求孩子要做到(吳柳儀,2006)。
三、父母訓練、制約技巧
如果學生的拒學行為是為了追求重要他人的關注
(例如:留在家裡得到家人的陪伴、黏著家人不肯移開),
則可以用父母訓練、制約技巧等輔導策略。
首先家長可以設計行為記錄表(如下表),
並且配合增強、代幣制等
制約技巧來改善孩子拒學上學的行為,
以一天為單位,
如果孩子的下列行為中有幾項以上達到標準,
便可在當天晚上結算記錄表時得到一張貼紙,
一個禮拜後如果累積的貼紙達到一定數量,
就可以得到另外的獎賞(張虹雯、江瑞豐,2005)。
當孩子的拒學情況與家庭狀況有關時,
家長必須設法改變情況,讓孩子可以放心上學。
家長可以與諮商人員詢問再加上和學校老師的配合,
對於孩子要盡量多鼓勵、少責備,
例如可以使用行為治療法,
告知孩子如果去上學、上學的時間延長
或者要父母陪在學校的時間減少就會給予獎勵,
以此來增強孩子上學的動機。
此外,家長要對孩子的拒學行為保持一貫的態度,
不可有時對孩子大聲斥罵,有時卻哭泣哀求孩子上學,
這樣會惡化孩子的拒學問題,
也不可屈服孩子的無理要求或是過度關注孩子的病痛,
因為孩子有可能想藉由裝病引起父母的注意
(李啟澤、李孟智,1998),
或者這些病痛是因為過度緊張、焦慮所引起的。
而當孩子沒去上課而留在家中時,
家長要移除家中的增強物,
不要讓孩子從事看電視或上網等活動(羅湘敏,2003)。
另外孩子沒去上課,相對地課業進度也會落後,
因此家長要與導師保持聯繫,
了解每個科目的進度和內容,
並且在家教導孩子,
以免孩子重返學校時落後的課業反而會衍伸出另一個問題
(盧玉玫,2006)。
孩子的拒學情況若是因為師生關係不佳所造成的,
家長與輔導人員必須要突破孩子心防,
對孩子做深入的瞭解,找出孩子不喜歡的部分在哪,
必要時也要求助學校行政人員的協助,做必要的變更。
如果拒學學生在教室中顯露出焦慮的情緒,
老師可以讓他暫時到輔導室、圖書館等比較輕鬆的環境,
並且要盡量減少學生的壓力源,
例如:
上課時不要點他起來回答問題、降低對課業成績的要求等。
另外老師可以打電話鼓勵學生到校上課,
或是到家裡拜訪,
也可以找跟拒學學生比較熟識的同學一起去,
讓其他同學將學校裡發生的趣事告訴他、與他聊天,
以此增加拒學學生上學的動機。
此外,學生返校上課前,老師要先幫他預習之後的課堂內容,
以免脫離課堂太久使得學生上課很吃力,
也可以進行課後輔導以協助學生盡早跟上課堂進度
(盧玉玫,2006)。
陸、結論
家有拒學症的小朋友,必須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不要使初期的拒學情形愈來愈嚴重,
因而導致孩子的人際跟課業都一併低落。
但是拒學問題不是短期間可以解決的,
所以當孩子出現拒學行為時,
父母、教師必須給予長期的支持與協助,
千萬不可責備孩子,
也不要忽視孩子的心理抗拒因素而要求他立即返校,
因為這樣有可能會使得孩子更加排斥上學,
並且增加問題的嚴重性。
此外,拒學症是一項團隊合作的輔導工作,
唯有醫療、家庭、學校三方面共同合作,
才能讓孩子早日返校上課,擁有正常的學校生活與人際關係。
而孩子重返校園之後,
學校全體人員跟家長都必須要建立持續的支持與關懷,
讓孩子可以慢慢恢復對於上學的樂趣及信心。
全文http://general.dale.nhcue.edu.tw/special/special-5-14.html
- Jun 04 Mon 2012 17:52
拒學症的輔導策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