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優生在某些領域展現優異的才華時,
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一般人。
比如說,有些資優生比同齡學生有較高的智商,
或是在學業上有卓越的表現,或有傑出的領導才能,
卻對自己的情緒起伏毫無調適能力,
因此,常以大哭大鬧、大吃大喝,
或把自己長期關在房裡來紓解壓力。
當你看到有人在藝術上或運動上有優越的表現,
卻無法處理人際關係,或者數學邏輯能力超強,
卻似乎不善於對人表達情感時,
請不要訝異,
更不要說:
「什麼資 優生,連這個都不會!」
因為那不是他聚焦的重點,自然會被模糊。
而誤解性的批判,只會弱化他的能力,
阻礙潛能的發展,更弄錯了輔導的方向,
最終打擊學習與 生活的信心。
資優生按其天賦類別,各有不同的特徵,
大體說來是正向且出眾的,不過仍有例外。
一般說來,
資優 生有思考敏捷、記憶或閱讀能力強、理解力高、
思想成熟、喜愛與年長者對話、對解決問題有獨特興趣、
對某方面的敏感度高、比同輩的知識更廣泛與深入、
表達自 己的意願強烈、話多好動且少有從眾行為、
有持久的專注力、喜歡追根究柢或富冒險精神與意願、
主動學習的態度與能力強等,
然而這些「高人一等」的人才,
有許多尋常人想像不到的障礙,
未被理解或協助的話,
潛藏的危險足以抑制潛能發揮,更可能斷送生命。
另外,資優生從小表現傑出,若未善加引導,
可能染上「自以為是」的惡習,
在學校容易輕慢師長,輕視同學,
落得叛逆與自我膨脹的下場。
要是承受不住挫折,更可能自甘墮落,
或是鋌而走險,乃至輕易結束生命。
所以,用平常心來對待資優生,
減輕因為高度的自我期許所帶來的壓力,
是師長應好好學習的課題。
把資優生當一般人看待,
接納所有的平凡與不平凡,
是可行與 努力的方向。
同樣的,
應該用平常心看待資優班的招生鑑定。
假設對測驗的得失心過重,
久久難以走出落榜的陰影,實在不適合報名參加。
評估一個學生是否資優,通常會用多面向的測驗工具,
包括質性觀察與量化測驗,兩者缺一不可。
例如:
語文及非語文測驗、
團體及個別智力測驗、
資優班教師教學 觀察紀錄,
以及級任導師平時的意見,
或者納入「學生學習檔案」等,
都是重要的鑑定安置參考。
因此,
如果通過測驗,應該進入資優班,接受資優教育。
只為評估 智商而做智力測驗,而不想接受資優教育,
不宜利用公家資源來進行評估,
因此,不應報名參加學校單位舉辦的資優班招生鑑定。
萬一考試 之後落榜,也別泄氣。
每年的資優班招生,總讓許多學生與家長壓力大增。
測驗結束後,除不斷打電話詢問結果,
也表示落榜的打擊很大,除了好長一段時日鬱鬱寡 歡之外,
似乎自信心也失掉了大半。
有時沒有被錄取,
並不是才華不夠出眾,或是智慧不如別人,
可能是測驗工具無法測出自己潛藏的特質,
或是自己的表達或思考 模式不易讓人理解。
當然更有可能是受測者並不適合當前的資優教育,
因此,不應勉強或自我貶低。
畢竟參加測驗需要勇氣,接受失敗的事實更需要勇氣。
而能鼓起勇氣超越一時的得失,再接再厲,接受挑戰,
持續找到最能表達自己的方式,才是資優生的特質。
資優生是國家重要的資產,
師長應協助他們正確看待自己,
褪去資優光環與不當標記,
使資優生融入社會團體,不恃寵而驕,
也不讓諸如資優生是全能的不當觀念桎梏,
以符合資優教育是適性教育的理念。
文/陳振源/特殊教育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59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