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英豪
手足關係的互動,
在個體的成長與學習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也是孩子學習與人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透過與兄弟姐妹的相處,不僅會彼此相互學習模仿,
也會不斷 學習如何彼此支持、妥協、競爭與合作,
對個人看待自己的態度與未來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影響。
換言之,手足關係是個體生命中重要的關係。
手足之間的相互影響 往往貫穿整個生命週期;
而手足關係也是一種「斜向關係」,
蘊含著親子之間的縱向關係與同儕之間的橫向關係。

當家庭中有孩子被標記為「資優生」時,
可能因父母在教養孩子時過度將注意力集中於資優小孩身上,
或因家長的標籤和偏愛,
相對的忽略了其他一般子女或低估他們的能力。
而非資優的子女為了克服這種暗指為「一般生」的標籤,
或為吸引父母的注意與關愛,就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若父母在教養孩子時過度強調資優孩子的傑出成就,
或過於認同與重視,也可能會引發其他手足負面的感受,
諸如沮喪、退縮、嫉妒、憤怒等,導致手足關係的衝 突與敵對,
以及影響非資優子女的自我價值感。
因此,如何培養資優生與手足之間的正向手足關係,
是一項棘手的家庭輔導問題。

有鑑於此,提出以下想法供父母參考:
 
(一)避免「資優生」的標籤與自覺和不自覺的偏愛,
反省本身對資優孩子是否特別注意。
父母應該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獨立的個體,
才能真正協助孩子看到彼此的需要。

(二)營造良性互動環境,透過合作或良性的競爭,
手足之間就會有正常的學習互動模式,
並各自展現所長,學習彼此優點。
鼓勵孩子正向的解決衝突,不鼓勵嘲弄和激怒來回應資優手足,
鼓勵孩子相互討論、協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避免比較訊息,採取一視同仁的態度。
父母不去比較手足之間的表現,
將可消除手足之間的敵對與負面感受,
也可降低學習壓力與惡性的競爭。
 
(四)父母可以扮演孩子的「同理者」、「傾聽者」與「反應者」,
如各自安排與孩子獨處的時間並同理和傾聽孩子的感受,
協助手足把他們的問題與需求更適切的反映出來,
幫助孩子更了解問題的癥結,
並肯定合作的時刻與問題解決的正向行為。

手足關係是具關鍵性的社會支持系統,
然而資優生對手足也許會帶來一些負面的衝擊與危機,
但這些影響通常是來自父母的態度與教養方式。
因此,父母若能在早期協助資優孩子建立和諧的手足關係,
對資優孩子日後的情感表達與人際相處,會有很大的助益。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6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lin836920 的頭像
    kolin836920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