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資優獨立研究與科展(101年12月14日)

文/蕭偉智
今年八月,第四屆「丘成桐數學獎」的桂冠,
頒給了師大附中的學生蘇哲寬。
對我而言,這則新聞令人動容之處,
不是他得到金牌或獎金的成就,
而是這個孩子具有「人情味」。

過去,蘇哲寬因為協助媽媽做生意,
不慎絞斷了右手的三根指頭,
但是他反倒安慰媽媽:
「我的手受傷了,但頭腦還在。」

另外,當媒體採訪他時,蘇哲寬表示:
 「我喜歡在閒暇時間,拿著一枝筆、一張紙,
思考與數學有關的問題。
為了參加數學獎的競賽,每晚都到凌晨一點多才睡……」

從以上的訊息分析,蘇哲寬具有研究者很典型的特質——
面對研究的智能過度激動,他的行為呈現了認知歷程導向。
然而,教師或家長卻往往只關心「成果」,也就是科展得獎與否。

釐清資優教育的迷思

在資優課程中,「獨立研究」是指
「小組或學生獨自根據興趣及能力進行某一項研究」,
其目的在於「訓練學生自己找答案,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資優獨立研 究通常會搭配縣市科展來展現研究成果,
不過,這往往衍生了兩個迷思:
一、「科展得獎」常被當作資優教育辦理成效的指標;
二、學校師生常會認為:
「科展是專 門為了資優生所舉辦的競賽。」

因此,我們必須釐清幾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用量化的得獎作為評鑑指標?
在獨立研究中,孩子成長的歷程與收穫,更應該被重視才對。

二、更核心的問題是「科學教育等同資優教育嗎?」
事實上,資優教育還包含許多面向,比如「情意教育」,
其中還涉及自我認同,壓力調適,與家庭、學校、社會的互動等,
這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人情味」。


更何況,
舉辦科展是為了推廣及倡導全民科學教育的研究風氣,
對象是學校全體的學生,而資優生僅是一小部分。
況且資優獨立研究的成果,也不局限在科展中。
因此,將科展競賽作為評鑑資優教育的指標,
對從事資優教育的教師和資優生來說,都太過沉重。

看重研究歷程的自我發掘

在蘇哲寬的新聞中,我看見他找到對數學的熱忱與興趣,
但我更相信
他已經培養出面對研究常有枯燥又漫長的「撞牆期」的耐心。

這幾年,我帶著資優生參與科展研究,
在參展後,我都會要他們思索
「整個研究歷程,如何影響自我心態的轉換」。
當他們繳交心得後,我再一一批改、回覆。
我堅持這樣做,才能有「圓滿」的結束。

在學生的心得中,常會提到:
研究一直沒有結果時,真的很煩,但是最後成功,
發表小組研究的成果,讓別人知曉時,
卻是感動得無以復加,更喜歡數學!

我進一 步告訴孩子,
做研究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充滿愉悅,
或一定可達成預期的結果,
因此,要把感受的重點放在一次次「柳暗花明」的過程。

曾有學生跟我抱怨:「做數學研究很無趣,即使最後得獎。」
我很開心知道這樣的訊息,
因為「沒有興趣」也是一種成功的自我探索,
代表進一步的認識自己!
我也會回應學生:
「如果在數學領域暫時無法找到熱情,可多方探索其他領域。」

最後,我必須澄清:
這裡並沒有要評斷結果導向與歷程導向孰優孰劣的意思,
只是強調從事資優教育者應該多著重
「如何讓資優生深化知識接收者的角色,進而成為知識生產者」,
朝這個方向來設計課程。

資料來源  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