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特質與對錯

作者:林金郎(台灣/ 文學作家)

我當作文老師經常面臨一個矛盾: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色,確實很難,
也不該用優、缺點去劃分。


因為一旦給孩子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籤後,
便把大人的價值觀加諸小孩身上,
美其名是「社會化」,實者卻是「一致化」。
我從小叛逆,便是反對一致化制度的叛骨。

難道學生得獎就是證明教育成功嗎?
或者,只是這個學生的表現符合大人的期待?
所以,我一直到研究所畢業,
從來沒有拿過一張學業優良獎狀,
倒是服務優良獎拿過很多次。
我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


但,凡事果真沒有優、缺點或對、錯嗎?
比如:
愛講話的孩子,影響老師、同學上課不是缺點嗎?
喜歡交朋友不分好、壞人不是缺點嗎?

我想,
「開放教育」並非完全順著孩子的意思去做,
不加輔導,不明是非。
而是使用「啟發」代替「填鴨」的方式,
讓學生體悟做人處事的道理。

舉例來說,
學生犯錯,老師不該直接訴諸記過,
或用處罰方式告訴孩子,扎別人輪胎是不對的,
這樣反讓學生又產生「恨」。

但我們可能模擬現況讓他知道,
如果你心愛的東西被毀損了,會是什麼心情?
告訴孩子,失去「愛」,你是什麼感受?
前者是以恨與報復為出發點,
後者是以愛與保護為出發點。


所以,
我經常在課堂上跟學生演練「正反合」的思辨。
譬如「快與慢」,「快」有什麼優點、缺點?
「慢」有什麼優點、缺點?
別人會有什麼感受?
我們會有什麼感受?

透過不斷正反合的思辨,與對感受的體悟,
我們才會慢慢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
而這就是相對的「對」與「錯」。

只是,家長好似不太注重這個,
他們期待馬上製作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Asperger.HFA?ref=tn_tnm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