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黃一山編譯報導)
(William James Sidis, 1898-1944)就是這樣的例子。
席德斯是天才中的天才,被認為擁有高達250-300的智商。
他的父母在席德斯還是嬰孩時就積極培養他成為天才,
席德斯一歲半就能閱讀紐約時報;
三歲時開始對高等數學感興趣;
八歲能通曉八種語言並著書;
11歲 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學生;
12歲時為哈佛數學協會的成員演說四維空間。
席德斯很可能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智力達到巔峰的人,但他與社會格格不入。
自15歲從哈佛大學畢業後,
除短暫擔任過數學助教外,因對數學極度厭惡,
成年後毅然放棄學術生涯,
選擇了體力勞動,做了一名印刷廠工人,
46歲時因腦溢血病逝於波士頓附近一間租來的房間裏。
對於席德斯的悲劇,
專家相信部份原因是他在
"學術天賦以外的學習或心理調適上沒有受到更多的照顧"。
所謂的天才,通常指的是某方面特定能力的突出者,
而很可能在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是有障礙的,
IQ高不等於EQ也高。
心理層面的輔導應是更為重要的一部份,
尤其是對聰慧的年輕女孩。
在學術表現上,卓越的男孩一般很受同儕歡迎;
相較之下,有天賦的女孩容易受到排擠,
在同輩間被接納的程度低一些。
因此,成績好或表現突出的女孩容易發生自卑和抑鬱症等心理障礙。
天才兒童的另一種心理障礙也來自於父母,
由於父母的高度施壓與期待,他們被迫急速達到成功的目標,
但也往往很快失去學習的熱誠。
也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宜偏執一端,
最好的辦法是提供小孩足夠的資源以發展他們的興趣與天賦,
同時,也不要忽略了情感及人格的培育。
一個人的成長環節若失去了平凡的生活和體驗,
長大後又如何能適應環境做個正常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