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氣越來越壞 文/陳政雄(臺北市立療養院醫師)
在門診的經驗中,有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被家長帶來醫院就診,
都是因為情緒的問題。
例如,有些孩子成天在家上網玩遊戲,
當被要求關掉電腦時,
就會對家人大吼大叫,甚至摔東西;
有些孩子則是在學校被欺負,
或是遇到挫折不敢表現出來,
可是回到家之後就擺一張臭臉,
誰先開口問他怎麼了,
誰就要倒大楣,
莫名其妙的被大發一頓脾氣。
因此,愈來愈多的家長感嘆世風日下,
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會變得如此不可理喻,
如此無情。
到底為什麼現在的小孩脾氣如此暴躁,
情緒管理如此不好呢?
從門診的經驗歸納起來,
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一、大環境的壓力增加,
例如社區居住空間狹隘,人口密集,
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安全空間減少,
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另外,升學制度經常變動,
學校每天的大小考試的壓力以及
與同儕之間的課業競爭,
也是壓力增加的因素之一。
二、小孩子有精神科方面問題的人數逐漸增加,
尤其是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
以及嚴重情緒障礙等問題,
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另外,
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的抗壓性不好,
使得焦慮症、憂鬱症發病的人數也逐漸增加。
這些與精神科有關的問題,
通常都需要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來判別診斷,
父母親不大容易自己辨別。
因此,如果發現孩子的情緒特質變差,
要考慮是否有這些症狀的可能性。
三、社會愈來愈物質化,
聲光娛樂的享受愈來愈多。
有太多的遊樂誘因破壞了孩子的規律生活作息;
而西式速食文化以及生活結構的改變,
造成家長不大可能自己準備三餐,
大多為外食,
孩子每天攝取的大多數是高油脂、
高調味以及低纖維的不健康飲食;
許多孩子又有過敏體質和偏食的毛病,
造成飲食營養方面有嚴重的偏差及不足。
這幾方面的影響,
使得孩子的抗壓性逐漸變差,
不但容易生病,也造成情緒的不穩定,
容易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
四、家長忙於工作,
對於孩子的心理及情緒層面的照顧不足,
使得孩子無法適當的紓解壓力;
如果忙碌的家長經常
氣急敗壞的處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看在孩子眼裡,除了做壞榜樣之外,
也讓孩子無法有機會學習正確處理情緒的方法。
那麼,該如何協助小孩做情緒管理呢?
家長不妨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的生活作息規律,
飲食均衡正常,
儘量每天有一段固定的運動時間。
每天玩電腦上網的時間要儘可能的限制,
電視也不要看得太多。
飲食方面則要多補充蔬菜水果
及五榖雜糧類等高纖維的食品。
如果遇到很偏食的孩子,
可以試著先從補充B群維他命、
深海魚油等健康食品著手。
目前有一些研究資料指出,
B群維他命具有增加抗壓力的效果,
而深海魚油所含的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則可以穩定情緒,
因此,在短期內補充可以救急。
但最終的目標還是要孩子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
除此之外,
平時要節制不健康的食物及零食等垃圾食物,
刺激性的飲料(如可樂、汽水)、
含糖分高的飲料及食物,
都會耗損身體的B群維他命,
會降低抗壓性,也都要限制,
甚至禁止。
此外,父母也要儘量找時間與孩子談天,
才能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
也才能知道孩子是不是有累積的壓力沒有處理。
如果孩子處理壓力的能力不好,
父母就必須要想辦法教導。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表現出正確的情緒控制的行為。
如果父母親在面對壓力、處理情緒時暴跳如雷,
卻要求小孩有適當的情緒控制能力,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家長如果遇到自己不會處理的狀況,
或者懷疑孩子可能有精神科方面的問題時,
不要諱疾忌醫,
趕快找學校老師或專業的諮商人員討論;
必要的時候帶孩子去精神科的兒童青少年門診
或心智科門診就診,讓醫生做診斷,
可以減少家長的不安、懷疑及擔心,
也可以及早協助孩子把情緒穩定下來。
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協助家長
順利的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讓孩子都可以快快樂樂的成長。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