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另類的品格教育
國中生所該具備的能力,到底是什麼?
這應該很難有個全球化的「標準門檻」答案吧,
因為各國對於國中階段學生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多少有些差異;
有時正因為不同的教育理念,
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學習態度與方式,
甚至對於考試與分數的看法都會不大相同,
更別說「應該具備的能力」會有多大的差異了。
教育環境的不同,
讓人們產生了很不一樣的思維與觀念,
而這也形成各地不同的文化現象。
我想與大家分享去年女兒的一則小故事:
當時剛回到國內不久的大女兒,開始銜接國內的課業,
女兒經常因為學習語言的轉換、
理解方式和課程內容用語的差異,
以及考試方式不同,
而產生許許多多國內外環境「接軌」的挑戰。
所以她多半無法在一定的考試時間內,
寫完一整份選擇題式的大考卷。
為什麼不猜答案?
一回,女兒同學看到她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試題未寫,
就善意的對她說:
「你為什麼不猜題呢?你可以猜題啊!」
猜題?女兒當下愣住了,
同學們繼續說:「對啊,猜題啊!
不會的、來不及做的,用猜的就好了。
要是猜對了,還會有分數耶;不猜真的是白不猜!」
女兒回到家跟我說:
「媽咪,同學說,不會做的可以猜題。
還問我為什麼不猜?」
我乍聽之下,並未吭聲,只想讓她繼續說完。
身為母親,我是否也該跟孩子說,
對啊,不會做的,就猜吧!
時間不夠,也就猜吧!
因為不小心就會矇對幾題,起碼會有好幾分但是,
我真能這樣「教導」一個在學習階段的孩子嗎?
我想我實在很難以一個大人的身分,
來教導孩子「投機取巧」啊。
女兒緊接著問說:
「可是媽咪,今天如果我用猜的,
萬一不小心猜對了一些自己真的不會的問題,
那,豈不是會更讓我難過嗎?」她極為認真的問著我
起初我被孩子的問題給愣住了,但心底頓時明瞭:
她在過往多年所受的教育裡,
從來沒有需要在考試中猜題與「取巧」,
也從未有過被教育環境導引到需要去做任何猜題的機會。
在北歐,
考試方式除了是希望能呈現學生理解與綜合答題的能力之外,
分數與測驗,基本上是對於自己的學習情況做評量,
不是為了炫耀爭取到幾分,或展現比他人更厲害;
更不是為了同儕之間比對較勁之用。
所以學生不太需要做出任何自我矇蔽的舉動,
而教育者也希望能讓學生真實了解對這一門課、
這一單元的學習成果。
因此,為了做完考卷爭取分數而去猜題,
是她過往從不曾思考過的事情。
過去一年來,我曾在一些演講會中,分享過幾次這則故事,
也曾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面前提過,
當場有許許多多大人、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覆:
「考試來不及寫、不會寫,就猜啊!」
大家都說得如此合情合理,如此斬釘截鐵,如此理所當然。
在我們一向只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與學生態度、
潛力特質的教育環境裡,這或許一點都沒有錯;
畢竟,分數決定一切,
所以任何爭取分數的猜題,也自然成為合理的行為。
...........
「一個國中生該有的能力?」我實在很難快速、完整的回覆。
除了是因為對於基礎教育的概念,還有諸多疑惑與不同的想法外,
更想先對於學校教育除了能帶給孩子知識的進展之外,
是否還應該先建立起更多會影響日後進入社會、
為人處事的原則與哲理?
全文請點親子天下網站部落格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357
國中生所該具備的能力,到底是什麼?
這應該很難有個全球化的「標準門檻」答案吧,
因為各國對於國中階段學生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多少有些差異;
有時正因為不同的教育理念,
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學習態度與方式,
甚至對於考試與分數的看法都會不大相同,
更別說「應該具備的能力」會有多大的差異了。
教育環境的不同,
讓人們產生了很不一樣的思維與觀念,
而這也形成各地不同的文化現象。
我想與大家分享去年女兒的一則小故事:
當時剛回到國內不久的大女兒,開始銜接國內的課業,
女兒經常因為學習語言的轉換、
理解方式和課程內容用語的差異,
以及考試方式不同,
而產生許許多多國內外環境「接軌」的挑戰。
所以她多半無法在一定的考試時間內,
寫完一整份選擇題式的大考卷。
為什麼不猜答案?
一回,女兒同學看到她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試題未寫,
就善意的對她說:
「你為什麼不猜題呢?你可以猜題啊!」
猜題?女兒當下愣住了,
同學們繼續說:「對啊,猜題啊!
不會的、來不及做的,用猜的就好了。
要是猜對了,還會有分數耶;不猜真的是白不猜!」
女兒回到家跟我說:
「媽咪,同學說,不會做的可以猜題。
還問我為什麼不猜?」
我乍聽之下,並未吭聲,只想讓她繼續說完。
身為母親,我是否也該跟孩子說,
對啊,不會做的,就猜吧!
時間不夠,也就猜吧!
因為不小心就會矇對幾題,起碼會有好幾分但是,
我真能這樣「教導」一個在學習階段的孩子嗎?
我想我實在很難以一個大人的身分,
來教導孩子「投機取巧」啊。
女兒緊接著問說:
「可是媽咪,今天如果我用猜的,
萬一不小心猜對了一些自己真的不會的問題,
那,豈不是會更讓我難過嗎?」她極為認真的問著我
起初我被孩子的問題給愣住了,但心底頓時明瞭:
她在過往多年所受的教育裡,
從來沒有需要在考試中猜題與「取巧」,
也從未有過被教育環境導引到需要去做任何猜題的機會。
在北歐,
考試方式除了是希望能呈現學生理解與綜合答題的能力之外,
分數與測驗,基本上是對於自己的學習情況做評量,
不是為了炫耀爭取到幾分,或展現比他人更厲害;
更不是為了同儕之間比對較勁之用。
所以學生不太需要做出任何自我矇蔽的舉動,
而教育者也希望能讓學生真實了解對這一門課、
這一單元的學習成果。
因此,為了做完考卷爭取分數而去猜題,
是她過往從不曾思考過的事情。
過去一年來,我曾在一些演講會中,分享過幾次這則故事,
也曾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面前提過,
當場有許許多多大人、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覆:
「考試來不及寫、不會寫,就猜啊!」
大家都說得如此合情合理,如此斬釘截鐵,如此理所當然。
在我們一向只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與學生態度、
潛力特質的教育環境裡,這或許一點都沒有錯;
畢竟,分數決定一切,
所以任何爭取分數的猜題,也自然成為合理的行為。
...........
「一個國中生該有的能力?」我實在很難快速、完整的回覆。
除了是因為對於基礎教育的概念,還有諸多疑惑與不同的想法外,
更想先對於學校教育除了能帶給孩子知識的進展之外,
是否還應該先建立起更多會影響日後進入社會、
為人處事的原則與哲理?
全文請點親子天下網站部落格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357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