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看見資優生孤獨靈魂的老師!
一部榮耀與掌聲背後──資優生的生命記實!
資優也許是天生,但資優的態度可以學習!
當學校廣泛設立資優班,父母訓練孩子成為資優,
連孩子都期待自己是資優,我們真的了解資優嗎?
而當資優的迷思與光環重壓在學生身上,
同樣畢業於建中數理資優班的游森棚老師,
卻給了學生們一段笑淚交織的成長時光!
◎三年來,全班沒有一個學生補習,成績依然亮眼。
◎學生每週欲罷不能的寫好幾頁的週記,篇篇都是與游老師的心情分享。
◎校慶前一晚,學生們躺在大操場上,與深夜的建中一起呼吸。
◎後天月考,一位學生焦急地喊:
「怎麼辦?這題我不會。」一群同學馬上衝過來要教他。
◎合唱比賽練唱,學生從爭執到感動到掉淚,而一位抓不到音的學生,
卻整整兩個月都來練習,他說:「我可以幫忙翻譜、對嘴啊 !
◎每晚留在學校唸書最後離開的學生,總是沿路將走廊的燈關掉。
他說他覺得自己在保 護學校,那是他每天晚上小小的喜悅。
◎高二離開學校的學生,幾年來,在社會闖盪,
支撐他的是游老師在課堂說過的話。
兩年後,他終於鼓起勇氣在留言版寫下對游老師濃濃的感謝。
作者簡介
游森棚
曾任教於建中數理資優班,現任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平日喜歡閱讀,看小說 ,聽音樂,寫書法,摺紙,跑長跑。
曾獲十次北市及台灣區音樂比賽合唱冠軍,
並任中華民國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領隊。
《我的資優班》是第一本關於資優生的生命記實,
也是游老師任教於建中數理資優班時的真實故事。
在這本書裡,他給了這群高中生一輩子的難忘,
也給了我們認識資優生的一扇窗口。
透過他真實的故事分享,我們見到一個擅長機會教育,和學生「同一國」,
總能點燃學生心中火苗的老師;
一個深知自己的每句話、每個決定都將影響學生一輩子;
一個能看見榮耀與掌聲背後,資優生的幽默創意,
辛勤努力,赤子童心,與孤獨靈魂的老師。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giawgwan
《我的資優班》 建中數理資優班.班導實錄
作者游森棚老師出身於建中數理資優班,又曾任教於建中數理資優班,
他數度率隊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獲得殊榮。
游老師「得天下英才教之」,但對他而言,
這世界上,有遠比聰明、成績、掌聲更重要的事,
所以他鼓勵學生參加社團、閱讀,
在各種比賽中學習抗壓、團隊合作,
以及面對挫敗時的心情調適,
在九二一經驗中,讓學生學習同理心,
而資優生的品德更為他所重視,
畢竟這群資優頂尖的孩子可能決定著台灣的未來。
熱情、開放、分享、沒有預設立場,
讓學生學習「做自己」;傾聽、信任與陪伴,讓學生「不孤獨」。
游老師不曾提這些,但這些卻每日一點一滴融入在他與學生的相處裡。
資優背後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在台灣,大多數的校長和老師聽到「資優班」這三個字會嚇得退避三舍,
因為這三個字後面跟隨而來的就是人情包袱和政治壓力。
台灣的父母為了使孩子進入資優班,無所不用奇計,
而一個不是資優的孩子進入了資優班,老師、學生都痛苦,
所以大家都不願碰「資優」這兩個字,怕助紂為虐。
我拿到這本書,看到書名「我的資優班」時,
心中第一個反應是,又是炫耀於人、自我膨脹的書,
但是看到作者名字,就立刻改容,
找個安靜地方坐下來看書了。
作者是台灣少數對教育觀念非常正確的老師,
我並不認得他,但是從他學生口中聽過他,
一個老師的好壞從他已經畢業的學生口中來評估往往是最正確的。
「養兒方知父母恩,事非經過不知難」,
學生只有在自己出道做老師了,才會體會當年老師的苦心。
他所教過的學生都對他是讚不絕口,
因此,我想看看這個老師有何德何能,
竟能降伏建中資優班的高材生,使他們一個個心服口服。
這本書拿起來看後就放不下來,它文字流暢、動人心弦,
誠實的反映出台灣教育的現況,
更一針見血的點出一個好老師成功的訣竅-帶人帶心。
一個關心學生的老師即使態度嚴厲,學生心中是知道的,
反而是討好學生的老師,學生會看不起。
只要真正用心,沒有帶不起來的孩子。
資優班與後段班碰到的問題雖然不一樣,
但是基本是相同的,
即基礎教育應該是品德教育,有品德的孩子有紀律,
有紀律才可以受教,即使功課不怎麼樣,出社會仍是個有用的人。
作者注重學生品德所以他成功了。
作者:游森棚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4日故事連載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6745027-1.ph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