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央社記者劉光瑩台北20日電)

「讓生命更美好」研討會今天在實踐大學登場,

教育學者在會中發布調查結果,

發現有9成教師、8成家長認為學童的生命教育非常重要,

但普遍不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

「讓生命更美好」研討會

由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主辦,

委託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周育如進行研究。

周育如指出,

老師與家長被問到「生命教育的主要內涵」時,

有將近7成認為是「品格教育」。

周育如認為,

生命教育的內涵不只外在品德表現,

雖然師長以獎賞或懲罰方式逼使孩子一時表現出禮節,

例如看到老師要敬禮、在家要作家事,可以很快看到成效,

但只是外在行為改變,孩子不了解行為背後的意涵。

周育如以「聖誕樹」比喻上述教育方式;

她認為,

以獎懲訓練出來的品格行為,

「就像掛在聖誕樹上的裝飾品」,

不是發自內心的良好品格表現,只是「外掛」上去。

周育如建議,

老師與家長在教導孩子良好品格行為的同時,

也要說明背後意涵,

例如不只教「看到老師要敬禮」,

還應該說明「為何這名老師值得尊敬?」,

否則學童的禮貌行為,恐怕都只是表面工夫。

周育如指出,

生命教育在學理定義上,

包括人與人、人與自己、

人與環境以及人與天4個層面的關係,

包括範圍不只品格或禮貌,

呼籲師長也應重視人際關係、人與環境關係的教育。

周育如發現,

師長認為自己了解生命意義的程度愈高,

就愈有信心實施生命教育。

 

她呼籲父母與家長應嘗試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

才有能力帶領孩子認識自己。

親子天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lin836920 的頭像
    kolin836920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