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惠宇

研究顯示約有5﹪左右的學齡兒童或青少年有拒學/懼學症狀。這是一個為數不小,不可忽略的不適應行為類型,有上學問題的兒童及青少年有高異質性及高盛行率等特性,使得它常常難以處理,帶給父母與老師們很大的困擾。

從1930年起,隨著各國義務教育的開展,學童上學困難的問題開始受到人們注意,且引起廣泛的研究﹔當時,有上學困難的學童被認為有焦慮問題﹔「懼學(school phobia)」一詞在1941年首度被提出,意指對於上學事件表現出極度焦慮行為的個案。有學校恐懼的學童會產生嚴重的焦慮和身體不適症狀(如頭暈、頭痛、胃痛)等﹔學童的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的焦慮表現和健康問題,常被迫選擇將學童留在家中。

到了1960年,兒童依附問題開始被認為是拒學問題的成因—「分離焦慮」常是學童無法到校時的主要診斷。當時的學者發現許多小孩不去上學,乃是因害怕與母親分開,這也是導致上學困難的因素之一。

Kearney 和 Beasley在1994年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有10%的拒學症狀起因於害怕跟學校情境有關的事物,有26.1﹪是想跟父親或母親待在家中,25﹪是避免社交情境,12.2﹪是對於學校功課或課程感到困難,10﹪是逃避評量和考試,7.8%是因家裡有增強物而待在家裡。

近來的調查研究顯示,有上學問題的兒童和青少年之中,患情感性官能症者佔極高比率。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拒學與兒童的分離焦慮、青少年的焦慮和憂鬱症有很大關聯。McShane等人在2001年的調查研究指出,在192位10-17歲的青少年拒學者中,有54﹪符合DSM-Ⅳ中一種以上焦慮症診斷,52﹪符合憂鬱症的診斷。

總之,我們不能忽視「懼學/拒學」的成因相當複雜,有可能來自於與主要照顧分開的焦慮、害怕人際間的互動、逃避學校課業考試、與其他心理疾病的共病問題等。換句話說,在拒學/懼學外顯行為內,潛藏著各式各樣的原因,甚至可能是家庭中不適當的增強,惡化了孩子的不上學問題。

當我們對這一群上學困難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後,才可能提供他們必要的協助。拒學/懼學行為對學生的學業、人際乃至於心理健康各方面的適應、發展都有不利影響,極易造成未來的就業困難,影響成人後獨立生活的能力。由社會成本效益的角度來思考,讓個案經由正確的鑑定與診斷後,得到特殊教育資源及發展有效的介入方案,使他們盡早返回校園並有較佳的預後,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本文作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碩士班研究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lin836920 的頭像
    kolin836920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