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佑佑醫生
◎ 人際互動上有質的發展障礙
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特徵應該從三個層面來看。
第一個層面,也是我自己最在乎的,
就是人際關係發展的困難。
這些孩子在情感上的發展上較一般孩
子來得慢,
包括無法理解別人的語言、肢體動作等等。
◎溝通方面的障礙
第二個層面,在互動方面也有蠻多的缺失,
溝通上面的障礙出現在語言表達的困難。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基本上跟自閉症的孩子不太一樣。
剛剛我就被問究竟這兩者該怎麼作區分,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是沒有區分的必要性,
有的人認為他們實際上是不同的問題,
全世界的專家學者還在做這方面的整理,
也還未有很明確的解釋。
但是在語言缺失的這個部分,
自閉症的孩子在三歲時其語言缺失就相當明顯,
可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兩、三歲時語言發展是蠻好的,
甚至有一些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其語言發展是超過一般的孩子,
我們稱作「小教授」或「學者」型的講話方式。
所以在語言發展上是跟自閉症的孩子不一樣的。
在診斷上面,我自己有相當多的經驗是誤診。
因為他語言的發展很不錯,
所以從行為上來看,會被診斷為過動的孩子,
或是比較皮的,不乖不聽話的孩子。
但是長大的亞斯伯格症孩子,
反而會出現語言上的障礙,例如語法、用語上的困難,
發音有腔調上的問題,或是有文法上的錯誤。
我們遇到高功能、或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他們在後來語言上沒有大的問題,
但是他的困難是在於難以了解他人話語下的涵義,
例如你跟他說:
「好呀!你做呀,你做做看你就知道了。」
這個意思其實是你最好不要去做,
但是他很有可能就「做做看」,
因為你跟他說「你做做看呀」。
這個困難就在於
不了解語言的第二層涵義,
所以在溝通上面也會造成一些問題。
◎固執性行為
第三個層面,就是固執性的行為。
高功能自閉症、一般的自閉症以及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都蠻固執的,
固執好像是他們的一個特色。
善加運用他們的固執其實是蠻好的,
會發展的不錯,
我常常覺得會成功的人其實都蠻固執的。
固執是他們第三個特色,
許多孩子喜歡在他們的生活上有他們固執的習慣:
走固定的路線、做固定的事情。
能力好一點的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他們的固執行為可能變化比較大,
就算是喜歡恐龍,
他們喜歡恐龍的強度還是高很多。
很多高功能自閉症,
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的孩子喜歡埃及史,
就把他們的歷史老師快搞瘋了,
一直跟在老師後面問說:「木乃伊要怎麼做?」
但是問完之後,他從來不等老師回答,
他就會接著說:
「哈哈哈,你不知道吧!它就是……」
自己就把答案繼續講下去,
所以他們的固執可以在任何一個方面。
有些報導說
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在固執行為上有些許的不同,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會傾向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或歷史這一方面;
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則傾向比較機械化的,
例如:火車時刻表及鬧鐘的結構等。
所以在這個方面有一些不一樣。
◎青春期的孩子面臨挑戰大
講到人際互動,
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到了國中階段
是一個很辛苦的階段。
在國小的時候,老師的呵護比較多,
同學也比較單純,
有時候並不會介意我們孩子的特殊性,
但是到了國中階段,
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多半是在普通班,
因為他們的智商是正常的,跟一般同學是一樣的,
甚至學習的能力是更佳的。
我現在就認識一個五年級的孩子,
他的學習能力是超過同齡的孩子,
但是他班上的同學都喊他:
「情緒會失控的那一個」。
因為只要有一點點事情,超過他所能預期的發生,
他就會抓狂。
他一抓狂,全班就要停下來等他,
等他被安撫下來,才能繼續上課,
因為他的固執性而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
老師明明這堂課要上物理,卻把數學課本拿出來,
他就抓狂了,
另外,他的語言問題也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
他聽不懂人家的笑話。
我曾經遇過一個孩子,
他在電視上看到一則笑話,
他就講給同班同學聽,大家也覺得蠻好笑的,
可是這個笑話他卻足足講了三年,
講到後來就沒有人要笑了。
由於語言表達上的困難,
所以會影響到人際關係的建立,
而無法解讀別人的表情,
解讀別人說話背後的真正意思,
比如笑話聽不懂、老師講的暗示性語言聽不懂,
也會造成人際關係相當大的困難。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學習適應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