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識亞斯伯格症

資源班特殊生的障礙各有不同,

而相較於教育界已熟知自閉症過動症等,

「亞斯伯格症候群」則是一種較鮮為人知的「新興」疾病,

一般家長在第一次聽聞這種病症時,甚至連名字都背不起來。

到底這是什麼疾病?家長老師要如何看待它?又能給予什麼協助?

「亞斯伯格症候群」早在1944年就被提出來

隨著病徵界定越來越清楚,1980年代開始被注意,

台灣則直到近5年才逐漸有人討論。

這種病與自閉症、雷特氏症等同屬

廣泛性發展障礙症」中的一個亞型

根據國外統計,盛行率最高為千分之四,台灣沒有明確的數據,

但「感覺上越來越多,」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醫師丘彥南說。

亞斯伯格症並非智能不足,也不是缺乏學習機會,

但病童在社會適應方面會出現明顯的障礙和困擾,

發展性相對地弱,

「他們是不能,而非不為,一味責罵只會讓情況更糟,」

丘彥南希望家長及老師先要有此認知。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教中心主任楊宗仁,

指出病童有3大核心障礙

社會性互動不良、溝通領域障礙,和缺乏思考上的彈性。

社會性互動上,

亞斯伯格症兒童對個人空間有敏銳的意識感,不喜歡與人靠近。

社交方式比較笨拙,如不願正面注視接觸的對象等。

溝通方面,病童對於瞭解「何謂溝通」有困難,

不會求助、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說話聲調缺乏變化、不善於控制音量音調

亞斯伯格症兒童還有想像力及思路僵化的問題,

缺乏彈性、喜好一成不變,稍有變動就深覺不安,吵嚷不休。


有人認為亞斯伯格症就是過去所謂的「高功能自閉症」,

只是換個名稱而已。

也有人質疑,這種「新發明出來」的病症,

與一般人概念中的「壞性格」很難區分。

「個性與疾病的界線,其實本來就是很模糊的,」

丘彥南以光譜來比喻,在切線的左右都是灰色地帶

只是強弱和程度的差別而已。

可惜的是,目前亞斯伯格症診斷出來後尚無對應的治療法,

只能在生活中不斷地提醒和接納。

而患者的發展曲線也有個別差異,

有些在小時候很嚴重,長大後會稍微改善,

有的則相反,越大越無法溝通。

一般而言,當環境中出現挑戰,問題就隨之顯現。

站在醫生的立場,丘彥南建議家長,

如果孩子有明顯的障礙,越早正視和面對越好;

但如果孩子趨近於正常,那麼不妨就把症狀當作是孩子的個性,

不厭其煩地說明和導正,

「不是不可以改變的,只是需要極大的耐性和時間,」

對教育上的直接關照者──老師來說,

必須以接納孩子個別差異的心情來看待病童,

瞭解其僵化的思想和處事方式,才能適時適當地給予協助。

例如,

亞斯伯格症兒童不能處理時間的壓力,

有些學校在考試時,就不限制病童的作答時間,

讓他們能在放鬆心情的情況下作最好的發揮。

如此一來,亞斯伯格症兒童的「障礙」也就不構成師生間的障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