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處:親子天下 李佩芬

孩子有話老實說,但往往不分場合,也看不懂別人臉色?
面對讓人尷尬無比的「童言童語」,
甚至「白目毒舌」,父母怎麼 辦?

( j5 ^9 D3 k$ R# f) }
交通尖峰時間,
一位滿臉痘 痘的女高中生上了車,剛好就站在小光母子前面。
七歲小光抬頭看了看她,大聲脫口而出:
「媽媽,這位阿姨的臉好奇怪,好醜喔!」
只見這位女學生嘴角下垂、 臉色難看,
但小光卻依然睜著無邪大眼看著對方,渾然不知有什麼不對勁。
媽媽則面露尷尬苦笑,巴不得有個地洞立刻鑽進去

( j5 ^9 D3 k$ R# f) }
從小光的角度,也只不過是 「真心話,老實說」,
把心中想法全盤托出罷了,
或許並不了解這可能會造成別人內心不舒服,或引人側目。
當然,你可以明白孩子「童 言無忌」、「神經大條」,
甚至「白目」的無心之過,但除了對無辜陌生人深感抱歉,
向親友抱怨今天實在有夠丟臉外,
對孩子太過直接的表達或情緒性字眼,家長 還可以做些什麼?

( j5 ^9 D3 k$ R# f) }
同理心,是關鍵
如何幫助孩子適切表達,口 出善言?
最根本的方法,「先從關心別人開始」。
在兒童人際關係領域耕耘多年,
友緣基金會專任諮詢老師詹純玲觀察,
隨著孩子年紀增長,通常會更容易了解、關 心別人;
當孩子愈能體會、同理別人感受,才會有改變行為的動機,
「想讓孩子不毒舌,更適當的表達,
幫助他們了解別人感受,是不可或缺的。」
( j5 ^9 D3 k$ R# f) }
無法體會別人感受的孩子, 很容易在社交上吃虧。
「我又不是故意要讓他難過,我根本看不出他很火大啊!」
或許,你的孩子會用無辜的語氣辯駁。
但小孩神經大條、直言不諱的狀況仍持續不 改,
很容易在交友路上吃閉門羹。

( j5 ^9 D3 k$ R# f) }

美國知名教養諮詢專家與教育工作者蜜雪兒玻芭,

在《快樂交朋友——25招 幫助小孩建立人際關係》一書中,

曾引述研究指出,

父母親若能明確表達對傷害別人感受的觀感,

並解釋為什麼自己會這樣看事情,

較能教養出善解人意、容納異己 的小孩。


針對「神經大條」、「對他 人感受麻木」的孩子,

玻芭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察覺他人感受,

學會判讀「情緒線索」,並經常問孩子「你的朋友覺得如何」,

幫助他們思考他人感受、需求 與考量,

深化「從對方觀點看事情」的同理心。


增強對他人的情緒感受能力,

是提升同理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平時多教導孩子,人在不同情緒下,

會有不同的臉部表情、聲音語調和姿勢舉止,

練習用具體方式,描述周遭人的情緒:

「你注意到表哥的臉嗎?

剛剛你們聊天時,他皺起眉頭,握緊拳頭,我想他可能在生氣」。

多利用書籍、新聞、電視劇、卡通電影或真實生活中的情境,

丟出類似 「你覺得○○○現在有什麼感覺?」的問題,

「愈鼓勵孩子留意別人感受,

他的敏感度就愈可能增加,」玻芭指出。


( j5 ^9 D3 k$ R# f) }

了解朋友的觀點

如果孩子「毒舌」的對象是 同儕,往往會引發更大的衝突。

經常輔導兒童團體的詹純玲 就曾親身經歷:

在某次營隊中,老師邀請孩子寫提議事項。

小安看到小明不熟悉注意符號,老回頭問要怎麼拼,就忍不住發難:

「怎麼這麼笨!這些我們老師早就教 過了,怎麼到現在還不會!」

小明不甘心被批評,於是立刻反擊


面對類似情境,詹純玲建議,

大人可協助雙方冷靜下來,用對話方式將事件重演一遍。

透過對話,由小明說出當時生氣或難過的心情,

也讓小安有機會明確了解,自己的說話方式,

的確會引 起別人不滿情緒。


對「不體貼字眼」所造成的惡言衝突, 玻芭則指出,

當某位小孩一再讓其他小孩深感受傷等類似行為,

不應等閒視之。

不妨問他:「你這樣說能幫人,還是傷人?」

「你說對了,這的確傷人。

現在你的朋友覺得很受傷,你可以怎麼做?」

他可以當面或打電話道歉,或做些事情來彌補。

最重要的是,大人需引導孩子體認自己的言行,

是否對別人造成傷害。


( j5 ^9 D3 k$ R# f) }

以身作則,關心對方感受

若一句「不好意思」或「抱 歉」可以化解當時的冷空氣,

當然不能吝嗇。

接下來,你可以輕描淡寫的告訴孩子:

「姊姊只是皮膚比較敏感,

所以會長痘痘,隔一陣子就會好了」。

若孩子依然目不轉睛盯著對方,

可用車外風景、討論待會要進行的事情等話題,

轉移孩子的注意焦點。


( j5 ^9 D3 k$ R# f) }

毒舌之後,如何處理?

離開現場後,才是父母引導 的重點。

家長可以從下列問題來引導,讓孩子思索,

下次再碰到類似的情況時,可以怎麼說、如何做:

協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想法

問問小光:「為什麼你那時 會這樣說?」

「你是好奇姊姊的臉為什麼會這樣嗎?

還是擔心自己的臉也會變成那樣?」


幫助他設身處地,體會對方立場

問他:「你最不喜歡自己什 麼地方呢?」

「如果有人說你醜,你會怎麼想?你會希望別人怎麼說呢?」

進而告訴他:

「你知道嗎,說別人醜或胖,很多人聽了會很難過。」


學習找到合適的表達時 機、地點、方式及音量

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如果 你對別人的外表感到好奇,

你可以趁對方不在時,小聲的問我」;

或者也可以更進一步:

「你也可以先小聲問我,看可不可以問對方怎麼回事。

我們一起想想能怎麼問,既能解開你的疑惑,又不讓別人難過」。


若孩子能做出適當的表 達,給他鼓勵

鼓勵孩子:「你剛剛用○○的方式來表達你的看法,這樣說很棒。」

以具體的方式,引導孩子做出適當的表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lin836920 的頭像
    kolin836920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