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賓靜蓀】

只有真心對待、不以諂笑柔色應酬,人間才有華彩;

唯有著誠去偽,不以溢言曼辭入章句,文章才有真精神。」

散文作家廖玉蕙在《不信溫柔喚不回》中,替自己做了最恰當的註腳。

她始終興致勃勃的認真生活,眷戀所有相遇的情緣。

她從文學中練就「多元解讀人生」的能力,

從生活瑣碎、尋常人際中,活出一種生命的豁達。

寫作於她正是生活 的真實記載,讓人看出她對人世的深情厚意。

廖玉蕙從小看著沒有受太多教育、但很懂人情世故的母親如何做人。

現在,她也以母親的心扮演人世間的各種角色。

「沒有人可以指導誰的人生,」她說,「最重要的是陪伴和分享。」

人生有許多苦無法以身相代,

但是因為有人溫柔的陪伴,這些苦因而獲得了解、得以承受。

她陪伴先生熬過治癌關卡;

陪伴兒子度過失去女友的大慟;

陪伴女兒尋找屬於她的「羅馬」康莊。

她的家成為大家族成員的「精神中繼站」,可以療傷止痛。

身為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的她,

也陪伴無數學生對古典文學「感同身受」。

她以身教,告訴一批批未來的老師,

只有用自己的生活閱歷和生命經驗去面對學生,

老師才有不被取代的獨特價值。

談談你的大兒子去流浪的故事?

A︰我兒子是個很有主見、勇於做決定的人。

從小他在求學的路上不曾讓我擔心,

政大新聞系畢業後在電子公司有份很好的工作,

領有豐厚的薪水和獎金。

大概做了 三、四年吧,

有一天他突然告訴我們,他想到南美洲去思考他的人生!

當時阿嬤還勸他,

思考人生不必去那麼遠,到潭子老家,順便幫阿嬤澆花就好了。

阿嬤過世後,他真的辭職住到老家,

每天澆花完成對阿嬤的承諾,也一邊學西班牙文。

西班牙文還沒學好,他就背上行李走了。

其實我們也很焦慮,但以為他去個兩、三個月就回來了,

在機場送行的時候,才知道他要去一整年。

他去沒多久整個包包就被搶了,所有的證件、信用卡都要重辦。

他深夜打電話回來,我第一個反應是「你沒子彈了那就回家吧!」

他卻要我送更多子彈過去,他想留 更久一點。

他女朋友在兩、三個月後也辭掉工作跟著去了,

他們在玻利維亞、阿根廷、巴西走了一圈,總共流浪了十一個月。

他回來後,我請他到學校演講,跟學生分享經驗。

我一直以為他毫無畏懼的去南美洲,演講中才知道他心裡非常掙扎。

他說自己在公司受到老闆器重,營業額也衝破目標,

但他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懷疑這一切只是時勢造英雄;

另一方面,

他不要過那種「搭飛機、見客戶、然後回家」

完全沒有個人私生活、只有工作的日子。

為什麼會想去中南美洲,不選擇別的國家?

他說因為以前念書的時候在自由時報實習,

他採訪了巴西來台宣傳嘉年華會的新聞,

在中正紀念堂跳森巴舞,他拍了好多 照片,

那時候就立志要親自去巴西看一看。

而這次的流浪,他最後一站到了巴西,正好是他們的嘉年華會,

他說:「我到了門口要買票時,忽然間覺得可以了,不用進去了。」

透過那次演講我才真正了解我的孩子,

突然間我也對他刮目相看。

他從小是個不相信童話故事的人,

沒想到這次流浪的終結有如此文學意境的描述。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0年02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lin836920 的頭像
    kolin836920

    亞斯柏格和高功能自閉症之家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