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滿臨床心理師
晚婚及家庭少子化是現今社會趨勢,
也因此父母通常有能力也更捨得在孩子教養上投注心力及經費。
細心的父母為了提昇親職能力,努力查詢研讀、充實相關知識,
因此「照書養」或說「照網路養」,幾乎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

隨著知識的普及,父母看了書或報導後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問題,
好像是遲緩兒、自閉兒、過動兒、亞斯伯格症…,
因此就醫、尋求評估。
然而,評估之後就能解答家長的疑慮嗎?
 以下就來談談家長們常問的、關於評估與診斷的困擾。

Q: 評估之後就一定能確定診斷了嗎?
A: 其實不盡然。因為臨床實務上有其限制:
(1) 評估效度的限制:
行為評估結果的推論有效度,
十分倚賴資料來源的可信度與資料間相符的程度。

母親抱怨說孩子坐不住、動來動去、學不會,
但奶奶可能會說媽媽要求太高、太緊張,
小孩子都是這樣、沒什麼,因而兩人提供不一致的訊息。
所以就醫評估時,若能盡量具體釐清事實,
在不同情境中由不同人評估也能獲得一致的結果,則較容易確認診斷。

(2) 診斷標準的限制:
診斷疾病若能以明確或量化的標準來定義,
則只要病狀符合或施行相關檢查驗證,即可以確認診斷。
例如:以聽力檢查確認是否聽力障礙;以染色體檢查確認是否異常。

然而,就兒童精神診斷而言,雖然國際上已有慣用的診斷標準,
但精神狀態與行為評量無可避免涉及個人主觀心証,
例如:DSM-IV(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採用
[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等許多行為準則。

專業人員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與臨床經驗,
及是否採用適當的行為參照標準,皆影響其個人對於症狀的判斷。

(3) 不同的診斷可能涉及相似的行為特徵,
例如自閉兒可能十分過動、難專心;
癲癇兒童可能有衝動、過動或自閉特徵;
過動兒或聽障兒若合併智能障礙,則在發展早期也容易出現自閉特徵。
這些狀況都會使確認診斷的難度提高,
尤其合併多重問題時更不容易鑑別。


Q: 為什麼不同醫院,或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醫師、心理師或治療師,
對孩子的診斷不一樣?
 有人說他自閉、有人說他過動,也有人告訴我他正常、不用過度擔心。
A: 承上所述,臨床評估與診斷的確有其限制,
因此,若孩子的特徵越是符合某診斷的典型、越是嚴重,則越容易確認診斷;
反之,則容易落入診斷與否的灰色地帶。

另一方面,不同專業人員對於告知診斷的態度與時機可能抱持不同的想法,
醫病溝通的技巧也大不相同。
態度較嚴謹保守的專業人員在面對非常焦慮的父母時,
為了避免父母心理反應過大,可能會決定慢慢透露,
藉由多次觀察或完整評估後再解釋並告知診斷。

另外,面對某些教養方式極端不適切或是對孩子問題怠慢輕忽的父母,
專業人員為了掌握時機,
有時可能不得不對父母來個當頭棒喝並曉以大義。

這些不同的溝通風格作法,很難說誰對誰錯,
專業人員在當下也不見得能即時了解父母就醫的想法,
以及其是否已經有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會得到一個診斷。

舉例來說,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而就醫,
心想可能就是語言發展遲緩,但專業人員發現其實是自閉症;
然而對父母而言,自閉雖然不是陌生的名詞但卻是想都沒想過的事,
可想而知父母獲知診斷後會有多驚嚇與不安。

許多父母會換一家醫院看、尋求第二意見,
將心比心,我們可以理解也不反對,但父母切記:
(1)據實以告,最好提供之前的評估報告書作參考,
可避免重複的檢查評估

(2)若只為了要找到一家醫院說孩子沒問題(或有問題),
因而不斷換地方就醫,甚至隱瞞相關資訊,
可能因為家長逃避的心態而延誤孩子早期療育的時機。
刊載於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lin836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